更新时间:2021.12.11
刑事案件一审过后拿到谅解书有用,刑事谅解书是减轻处罚的依据。如果是终身裁定,拿到谅解书确实作用不大了,但二审如果还没有开审,现在拿到对方的谅解书就正是时候,可以在二审时作为法官量刑的依据,就会有判缓刑的作用。
妨害公务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并不是具体的公务人员,所以谅解书对妨害公务罪的定罪量刑并没有重要影响。是否能够宣告缓刑,还要根据具体案件来分析。如果量刑是三年以下的,就有机会宣告缓刑。
可以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被告人理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人%下面;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取得谅解的,可减少基准刑40%下面。二审受害人理解的,二审法院可以撤
有主要责任或者是全部责任,导致一人死亡就要负刑事责任了,有没有谅解书,这个不影响刑事判决。有谅解书,法院是判决上可以回从轻些,但这都不影响法院的刑事判决。
对于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关健要看是否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与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符合条件,经办案机关决定后,就可以取保候审;否则就不可以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
具体要结合案情分析的,谅解书在量刑时可能会考虑,建议及时委托律师办理为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按照刑法第二
拿到谅解书还会被判。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不代表国家机关不追究法律责任。但取得被害人谅解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但是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有没有谅解书与是否能取保候审,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要的联系。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取得谅解书,并不是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只有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才能办理取保候审。不满足取保候审的,即使有谅解书,也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人
被告人取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出具谅解书,说明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因此,刑事谅解属于非常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首先值得注意,从实体的角度来看,若在案证据确能定罪,取得刑事谅解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取得被害人谅解,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