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9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观上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4、本罪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管
环境污染事故适用《刑法》。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环境污染的种类根据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海洋污染等。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1、不可抗力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不可抗力仅包括不可抗力中的自然原因; (2)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免损害。 2、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后果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当事人采取了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损害; (2)加害人
没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但是有污染环境罪。此罪一般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犯此罪,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环境污染事故涉嫌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
环境污染侵权的特点: 1、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 2、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环境侵权要经过某一“环境”介质作用于群体或不特定人的人身及公私财物。因此,环境侵权的侵害对象,更为广泛而复杂。 3、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环境污染侵权特点包括: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环境污染侵权是通过“环境”这一中介物,对生存于其中的人或物等造成损害的侵权行为。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标准为以下几种: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100人以上; 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
环境污染按污染产生的来源分为: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其中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我国的污染环境罪: 1.非法排放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罪; 2.非法进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罪; 3.环保人员玩忽职守污染环境罪; 4.污染环境罪有排放有危险性质的废物来污染环境的; 5.通过非法的途径进口固体污染物的; 6.一些环境保护人员的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