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2
犯罪包括四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
根据我国刑法,破坏交通设备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严重后果”,在《铁路法》上是指因行为人故意毁损、移动铁路行车信号装置或者在铁路线路上放置足以使列车倾覆的障碍物
破坏军事设施罪的定罪标准: 1、客体上,该罪侵犯的是部队战斗力的物质保障制度。 2、客观上,该罪表现为破坏武器装备或军事设备的行为。 3、主体上,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上,该罪表现为故意,并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损坏上述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破坏性采矿罪构成: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体是矿产资源的开采秩序。
应这样认定破坏交通设施罪:行为人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的,应当以破坏交通设施罪定罪。
1、故意破坏消防设施的行为,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2、如果是过失造成消防设施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造成严重的后果的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1、客体要件。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它与犯罪对象是不一样的。 2、客观要件。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
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2、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有: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损坏上述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
犯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应这样处罚:行为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破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破坏交通设施罪构成既遂判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指的交通设施是指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交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