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9
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同一双重合同,双方相互承担债务,在履行中存在相关性,形成对价关系; 2、合同的履行有顺序。双重合同的履行大多有顺序; 3、必须是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后才能履行抗辩权。先履行的一方已经
担保人包括抵押人、留置人、定金支付人、保证人等,除了一般保证人作为担保人是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外,其他担保人不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
属于抗辩权的有: (1)抗辩权按其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2)抗辩权按其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3)抗辩权按其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民法中抗辩权有: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2、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
民法中抗辩权有: 1、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2、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一方有权
后履行抗辩权防范风险怎么做: 1、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已到履行期的应当后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权利。 2、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适当履行合同造成根本违约,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的权利。
依据我国的民法典规定,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要包括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出具的证明文件和认证机构以及不可抗力事件的一些相关法律后果。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一些客观情况。如果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发生违约,违约方是没有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条件有: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当事人之间的履行有先后顺序;存在先履行合同债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或者履行合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并且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债务是可以履行的。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如下: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条件是: (1)须因双务合同互负给付义务; (2)须合同双方特别约定一方应先履行义务; (3)须在双务合同成立后对方发生财产状况恶化; (4)须对方财产显著减少,可能难以履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情形有: 1、后履行的对方当事
行使抗辩权的方式是: 1、同时履行抗辩权,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权利; 2、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示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
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条件有: 1、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该双务合同具有先后履行顺序; 3、先履行义务人必须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相对人无能力履行债务; 4、先履行一方的债务已经届满清偿期。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