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关于什么指经济犯罪案件,在我刑法条文和刑法理论中均没定义也很少使用经济犯罪这个概念,按照一般的理解,可以认为经济犯罪案件是指侵犯财产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我国刑法分则关于犯罪的规定,都是以行为侵害的犯罪客体为依据进行分类。抽象经
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如制造、贩卖假药罪、贩毒罪、贿赂罪,也属
经济犯罪减刑的条件和限度如下::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2、检举监狱内外重
经济犯罪属于刑事,我国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另一类是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除此之外,我国刑法分则其他章规定的某些侵害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犯罪,也属于经济犯罪的范畴
经济犯是刑事犯罪。刑事犯罪是一种统称,即但凡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都可称之为刑事犯罪,例如:故意杀人罪、盗窃罪、抢劫罪等等。而经济犯罪是所有刑事犯罪下面的一个体系,经济犯罪里含有很多种罪名,例如合同诈骗等等,这些都是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的立案条件有: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
受贿5000以上,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利益5000元以上,为谋取利益个人行贿10000元以上,单位行贿200000元以上,相关人员不负责任被诈骗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500000元以上等多种情形。
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分为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和银行卡犯罪四种。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当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
经济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单位涉嫌经济犯罪的,由犯罪地或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所在地是指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
经济犯罪减刑的条件和限度如下::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
经济犯罪种类多,情况比较复杂。经济犯罪包括以下罪名: 1、金融凭证诈骗罪; 2、信用卡诈骗罪; 3、票据诈骗罪; 4、贷款诈骗罪; 5、合同诈骗罪; 6、挪用资金罪; 7、职务侵占罪; 8、集资诈骗罪; 9、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除此之外
一、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伪造货币罪; 2、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3、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 4、持有、使用假币罪; 5、变造货币罪; 6、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7、伪造、变造、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