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8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如下: 1、申请调解。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2、调解组织接到申请后,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调解工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 4、调解协议的仲裁审查确认。当事人自调解
劳动仲裁调解法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
工伤争议有以下几种: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拒绝申请工伤认定或者阻挠工伤认定; 2、用人单位否认与受伤职工有劳动关系,不愿申请工伤认定或者承担工伤待遇等相关费用的; 3、客观事实不明或相关证据不足,使受伤职工、用人单位、劳动部门对是否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申报缴纳社保费发生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以下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其他。
如果是对工伤认定的结果有争议的,不属于劳动争议,因为工伤认定的结果是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但是如果对于工伤认定之后的工伤医疗费用等有争议的,则属于劳动争议。
结款时间是不确定的,关健要看对方是否能按协议履行。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在仲裁审理过程中,如果双方达成协议的,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制作调解书,该调解书向当事人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如果对方能履行调解书的,则应在调解书所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引起的纠纷。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 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的争议主要是对鉴定结果不服,解决办法则是当事人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的15日内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如果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则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的鉴定;其他。
如果是下列劳动争议,是可以申请仲裁的: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以及法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调解仲裁是有用的,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方式,也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这个劳动仲裁是劳动仲裁机构对劳动双方的一个裁决结果,所以如果对方一直不执行的话,那么可以向当地的法院申请,再次提请,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