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0
信用卡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遗弃罪是指年老、年幼、生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和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若法律上不承担扶养义务,彼此之间不存在扶养关系,则不存在
诈骗案犯罪手段如下:冒充军官、机关干部实施诈骗;伪造车牌驾照实施诈骗;用假身份证骗取真营业执照等。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
刑法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
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有: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单位和自然人。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境内能够与境外的公司、企业签订贸易合同并能够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和享有信用证利益的人,必须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故从理论上说,单位是信用证诈
合同诈骗罪属于一般主体犯罪,因此,凡达到刑事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除自然人外,单位也可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
1.主观上是故意的。2.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合同的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4.在客观构成上完全适用诈骗犯罪的构成模式。
票据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有下列方式: 1.财产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4.投保人、
保险诈骗罪的特点如下: 1、本罪侵犯客体是国家保险制度和保险人财产所有权; 2、本罪客观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骗取大量保险金; 3、本罪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4、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