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关于加班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鉴于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工作制,职工在法定假日加班超过8小时,加班工资要分开计算。对于8小时的部分,要按照日工资的三倍计算。超过8小时的部分,要折算成小时工资,然后用小时工资
法定节假日不上班有工资,属于带薪休假。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按平时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未支付法定节假日工资或者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工作时长在8小时以内的加班工资就按员工日工资的三倍计算,如果超过8小时的,超过8小时的部分,要另外按每小时的工资乘以超过的小时数再乘以3。
法定节假日属于法律规定的带薪休假日,即使劳动者未上班,用人单位也需按正常上班的情况向劳动者支付日工资。若用人单位安排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不管员工是兼职或是全职,其法定节假日的工资都不得低于正常日工资的三倍,并且不能利用给员工进行调休来抵扣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公司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法定节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2、休息日不能安排劳动工人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 3、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 节假日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不得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其他。
如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至少是其日常工资的三倍;如果在无补休的休息日加班的,工资至少是其日常工资的二倍;如果在节假日正常休息的,则依法享受带薪休假。
劳动法加班的规定是: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依法支付额外的劳动报酬,即加班费,拖欠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的计算:工作日加班费=平时工资×1.5;休息日加班费=平时工资×2;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平时工资×3。
计算加班工资的标准: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若单位在休息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