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行政诉讼法对申请法官回避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可以依法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如果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也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刑事诉讼法回避制度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1、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起诉的流程是: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
法院诉讼的程序:起诉方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起诉费,递交证据书。等待法院的通知;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举证;人民法院发送传票,通知双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适用调解程序的方式是,只有行政赔偿和补偿及法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适用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行政案件是不适用调解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回避适用于以下情况: 1、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仅限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2、如果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回避的情况,当事人也可要求他们回避。 3
以民事诉讼为例,法院诉讼的程序如下: 一、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法院受理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
以民事诉讼为例,法院诉讼的程序如下: 一、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法院受理立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法院受理后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
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回避要求,被要求回避的人员同意回避的,由回避人所在机关另行指派他人参与本案的侦查、起诉和审判。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出回避要求,被要求回避的人员不同意回避的,属于回避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回避适用于以下情况: 1、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仅限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2、如果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回避的情况,当事人也可要求他们回避。 3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如下: (一)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违反行政管理行为,执法人员可当场作出如下处罚: 1、警告; 2、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3、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当事人申请行政赔偿提起诉讼的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有: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
听证主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本案当事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案件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进行的。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