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之便,将公款挪作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犯罪,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3个月还没有返还,就会判处为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情节严
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挪用公司资金罪”这一罪名,该罪在刑法中被称为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可以构成犯罪,若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即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刑法》规定,构成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公款属于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的罪名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挪用公款属于个人,金额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从事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金额在2万元至3万元之间的,属于个人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属于个人,金额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规定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从事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从事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提到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内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如果金融机构是擅自改变资金流向,违反国家规定的运用资金,从而为他人揽储的,很可能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之一挪用公款罪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
挪用公款罪取保的,有2个步骤。分别是:1、先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2、经办案机关审查后,同意取保候审的,申请人需向办案机关要提供担保。例如:一种是提出保证人担保,另一种是提供保证金
私企挪用公款一般是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所适用的关于减刑的法律规定包括有: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犯挪用公款罪被取保候审后,是有可能会被判刑的。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罚处罚。关键要看取保候审期满后,法院作出有罪还是无罪,罪重还是罪轻,是否追究刑事责任的判决。如果最终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的,那么一般肯定是要判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