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在缓刑考验期间被拘留,如果情节严重的,会被收监。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相关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就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人民检察院批捕了还能判拘役,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还是有可能被判拘役的。拘役是刑罚的一种,是否判处拘役,需要由法院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综合全案确定;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有从轻情节
减轻刑事处罚不可以送检察院。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属于法院的管辖范畴,被判处刑罚后,应该送往监狱或看守所执行刑罚,而不是送往检察院。
对犯罪分子所作出的减轻刑事处罚的决定一般是由人民法院作出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认罪认罚案件,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
检察院职能是对案件全面审查,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根据案件性质和情况可以组织被害人和被告人进行和解。刑诉法对刑事和解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两种情形适用刑事和解:一是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
刑事案件报给检察院后,并不是必须要批捕的,批捕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对于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证据条件的,或者是属于罪当逮捕,但确系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妇女,可以不批准逮捕。
刑事案件不是30天必须送检察院。一般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为两个月,案情复杂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具有法定情形还需要延长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不一定。法院判刑跟检察院的量刑没有关,检察院没有权力量刑,只能提供量刑建议,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的量刑建议可以作为法院量刑的参考,并不是说法院一定要按检察院的量刑来判决。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影响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被刑事拘留了判刑的可能性大。因为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具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法定情形的,才会拘留,说明拘留的对象是判刑的可能性大。
刑事拘留后判刑会判多久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同类型的犯罪,判处的刑罚种类和期限是不一样的。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主刑有以下五种: 1、管制; 2、拘役; 3、有期徒刑; 4、无期徒刑; 5、死刑。
检察院不予起诉意味着当事人可能有罪,但因为情节轻微等特殊情况,因此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拘留不一定会判刑,但判刑的可能性非常大。具体情况如下: (1)首先,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判决都不得认定为有罪; (2)刑事拘留只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强制措施;3、是否涉嫌触犯刑法,先由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撤销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