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3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并取得其明确同意;不能或者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的定义是指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应当承担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方式的侵权责任。医疗损害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
(一)受害人(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举证责任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应当就自己受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损害包括病员生命和健康的损害,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接受医疗的事实可以通过挂号、交费等诊疗手
医疗过错责任划分标准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医疗过错责任认定划分标准是有一定依据的,主要看由医疗机构单方构成还是有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
医疗事故损害责任,应当考虑下列因素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1)医疗事故等级; (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划分为四种,分别为: 1、完全责任; 2、主要责任; 3、次要责任; 4、轻微责任。
1、完全责任,对医疗事故需要承担100%的责任; 2、主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60%至90%的责任; 3、次要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20%至40%的责任; 4、轻微责任,需要对医疗事故承担不超过10%的责任。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赔偿责任;医务人员未尽到在诊疗活动中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赔偿责任。
如何划分医疗事故责任程度有: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其中完全责任、主要责任需要承担50%以上的责任。次责任、轻微责任承担50%以下的责任。程度的不同,对于赔偿数额的影响也比较大。
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1、过错原则。 2、过错推定原则。 3、无过错责任。在医疗行为中,只要医疗机构使用了不合格的医疗产品致使患者人身受到损害,无论其医疗行为是否有医疗过错,都应该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