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被处以治安拘留处罚的违法行为人在下列条件下可以不拘留:行为人在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的;在十六至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超过七十周岁的;或者违反治安管理时怀孕的等。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安司法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刑事拘留:1、预备犯、实行犯或者犯罪后被发现的;2、受到被害人或者见证人指认;3、在身边发现证据;4、犯罪后又自杀、逃跑等企图;5、存在毁灭证据、串供等可能性;6、身份不明确;7、存
如果洗清嫌疑或者符合不起诉条件的就不会被判刑。 刑事拘留仅针对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且必须为紧急情况下。但是重大嫌疑分子不代表就一定是犯罪分子本身,现行犯也不代表着其所侵犯的法益足够达到刑法法定的量刑的标准。
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指执法机关在一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又称刑事拘留。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
拘留可以不去拘留所。被拘留存在特殊情况的可以不去拘留,比如依法被决定驱逐出境、遣送出境的以及依法被决定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还有依法被决定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的以及依法被决定采取强制性教育矫治措施等。 拘留和羁押的区别如下: 1、拘留是在未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除有碍侦
一般是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或者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可以免除行政拘留,这也体现了对于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妇女的权益的重视和保护。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则需要接受处罚,轻者
一般十天之内会转为逮捕;特殊情况下,十四天内批准逮捕;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可以延长到到三十七天,其中七天是检察院审查逮捕的期限。
醉驾必须要刑事拘留。酒驾之后两种拘留都可能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就是刑事拘留。一般当事人在由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行政拘留的一般不会留下前科,但当事人超过16岁再遭到行政处拘留在当地公安机关留下案底,如果5年内再次因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
1、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的。 6、不讲明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