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国家赔偿权的法规是国家赔偿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新的赔偿标准是高检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和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公布的202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出来的。
国家赔偿法中的赔偿程序:先由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的请求;然后由赔偿义务机关审查,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如果决定赔偿的,再与赔偿请求人协商赔偿方式、数额等内容;最后制作赔偿决定书,送达请求人;如果不予赔偿的,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一)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是其主要方式。 (二)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或者恢复原状。 (三)造成人身权损害的同时,还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国家赔偿权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包括行政国家赔偿和刑事国家赔偿。
国家赔偿有行政赔偿、刑事赔偿与民事、行政诉讼赔偿。行政赔偿的范围有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违反国家规定没收财产、摊派费用的等。刑事赔偿的范围有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等。民事、行政诉讼的赔偿范围有在民事、行政诉讼过
国家赔偿的条件为: 1、赔偿请求权人主体适格。 2、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事实根据。 3、国家机关的行为已经被确认为违法。 4、已完成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5、在规定的期限内请求。
国家赔偿方式的前沿问题是国家赔偿以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等其他方式为辅的方式来进行赔偿。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国家赔偿的条件如下: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时候,存在以下侵犯人身权的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拘留又或者是违法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拘禁又或者是使用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3、行政机关工
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赔偿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规定》)。《规定》明确,赔偿委员会决定生效后,赔偿请求人死亡或者其主体资格终止的,其权利义务承继者可以依法提出申诉。申诉符合条件,法院应在收到申诉材料之日起七日内立案。《规
申请财产保全国家赔偿的情形: 1、违法采取对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的。 2、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 3、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也就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民事制裁决定、调解书、支付令、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
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的区别是:1.两者发生的基础不同;2.两者性质不同;3.时间要求不同;4.两者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5.工作人员的责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