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02
危险物质罪的认定,具体如下: 1、本罪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2、本罪侵犯的客体要件是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财产罪的根本区别; 3、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投放毒害性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需要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需要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需要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法处罚。 需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定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一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如下: 1、主观上表现为故意,既可直接故意,也可间接故意; 2、侵犯的对象是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3、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投放毒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行为人务必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法处罚。 需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毒为手段的行为的
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是,只要行为人实施的投毒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刑法》第115条规定处罚。需要注意的是,投放危险物质罪
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的认定:投放危险物质没有造成具有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就是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对于投放危险物质罪,行为人没有造成不特定的或者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只要具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既遂。
不论在何种场合投毒,投毒行为的具体指向如何,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会引起不特定多人或者不特定多禽畜中毒伤亡,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论处。
在我国若是行为人故意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则可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