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渎职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三)造成有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的;(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共用一个法条,不能比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渎职罪和滥用职权罪最大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渎职罪是过失,滥用职权是故意的。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是指
所谓徇私枉法,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故意包庇而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素有: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 3、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
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对象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
滥用职权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超越职权或者不履行职责,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罪的处罚标准是: 1、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
公安辅警不是滥用职权的主体。公安辅警是依照相关行政法规设立的、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公安辅警不是滥用职权的主体。
滥用职权罪的定罪标准: (一)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有序的活动;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公司偷税漏税的处罚是: 1.由税务机关追缴公司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 2.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谓“重大损失”,是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重大物质财产性损失和非物质财产性损失。物质财产性损失一般是指人身伤亡和公私财物的重大损失,是确认滥用职权犯罪行为的重要依据;非物质财产性损失是指严重损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声誉等。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物是行政机关享有的一项职权,但如果违法强拆合法的建筑,那么就可能会构成滥用职权罪;采用暴力或者是威胁的方式对房屋进行拆除,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是行政复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