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18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 四、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五、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六、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种植种子、幼苗; 七、引诱、教唆、
有下列罪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
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
犯罪中止的特征主要有: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
放火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毒品犯罪的罪名如下: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运输、
毒品犯罪现阶段的特点: 1、大案要案增多: (1)是涉案毒品的数量大、 (2)是团伙犯罪案件增多; 2、犯罪主体多样化、呈现出女性化、低龄化; 3、犯罪手段职业化:作案手段更加隐蔽、狡猾; 4、暴力化程度加剧:毒贩们运用枪支、管制刀具、自制
毒品犯罪的罪名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等等。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构成: (一)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正常活动; (四)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犯罪分子给予保护,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毒品犯罪包括以下行为: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2、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 4、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6、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
毒品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
构成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条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原植物种植的管制;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法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或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以及抗拒铲除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