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1
建立劳务关系没有签订劳务合同的,劳务人员工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不属于工伤,但可以向用工一方主张赔偿。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
职工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来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参加当地工伤保险;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
工人在工作期间遭受事故伤害,属于工伤,应该申请工伤认定,医疗费用由工伤医疗基金支付,治疗期间用人单位按正常出勤支付工资,恢复正常工作能力之前可安排适当工作。另,工伤不像其他伤害那样必须各自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只要属于工伤就无过错论,酗酒、自
用人单位未申报工伤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
超过一年未认定工伤的维权,如果存在法定的时效中止、中断的事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不存在法定中止、中断事由且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确认工伤情况,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待仲裁庭出具裁定或者不予受理通知后,直接向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
对工伤等级划分不满,可以申请再次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
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处理,可以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如果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按下列步骤来处理:及时送往医院就医;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等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伤情相对稳定后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资料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
因为用人单位工伤认定申请过期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再次申请工伤认定;非基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主观原因工伤认定申请过期的,可以延长申请时间;最后申请时间仍然过期,可以按人身损害赔偿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