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4
应纳税所得额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具体解释如下: 1、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2、企业每一纳税
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这里所说的利息所得,包括持有企业债券所得到的利息。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实施以来虽经3次修订,但从来没有改变过对企业债券利息征税的规定。因此,个人在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企业对税后利润首先应按照规定计提盈余公积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后,可以对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是分配后只是挂账于应付股利账户,并没有把现汇装在个人的腰包里,即资金仍参与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就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
法人报个人所得税如下:填写人员工资收入,扣缴的五险一金社保款等,个税客户端自带税额核算情况,填写完毕后,会出现个人应缴税额。 点击保存即可。 最后,点击申报报送,获取反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超过5000的部分先扣减掉,扣减之后仍有剩余的,超出部分按照综合所得3%-45%,经营所得的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进行计算,属于利息、红利、股息等偶然所得的,按照比例税率20%一次性缴纳。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个人收入情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税率,也即“超额累进制”。《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以及扣除各种应当免除,减免的收入后,为应纳税所得,非居民个人按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后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依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各项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可以扣除的各项费用后的剩余余额。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每一个纳税年度,扣除掉
个体户一般按核定征收,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的商业企业税率17%,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征收率是3%,一般商业零售营业税税率是5%,还有城建税是营业税或增值税的(城市7%、县镇5%),教育费附加是营业税或增值税的3%,地方教育费附加是营业税或增值税的1
个人转让股权过程中,被投资企业、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应按照规定期限报送相关资料和办理扣缴(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个人转让股权的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