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8
有权决定刑事拘留的是公安机关。法律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因此有权决定刑事拘留的是公安机关。
1、有权决定采用拘留的机关一般是公安机关。 2、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采取刑事拘留。一般刑事案件的拘留由公安机关行使。但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决定拘留。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一般刑事案件的拘留由公安机关行使。但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对于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以及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犯罪嫌疑人,有权决定拘留。
刑事拘留是在看守所,法律规定,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犯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可以由看守所监管。
一般的刑事拘留期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起。在14天内机关要报检察机关批准,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如核准则逮捕,否则释放或变更。延长期限的刑事拘留期为37天,其中检察院核准的时间为7天,在该期限内,侦查机关报检察院
被刑事拘留,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取保: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
被刑事拘留,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取保: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
刑事拘留是不能转行政拘留的。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之后只有逮捕和释放两种结果。不可能转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
从刑拘到批捕最多三十七天。被刑事拘留后,一般是十天以内批捕;在特殊情况下,十四天内批准逮捕;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可以延长到三十七天。 拘留嫌疑人后,公安机关要侦查案件,侦查结束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提起公
行政拘留探视一次看相关规定。被拘留人的近亲属、单位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探视。 1、《看守所条例》第二十八条:“人犯在羁押期间,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可以与近亲属通信、会见”的规定,可以去探望。 2、被处罚人的亲属、朋友在拘留所
行为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不可以行政拘留。如果行为人因同一行为,既违反行政法规,又触犯刑法,符合刑事拘留的条件的,应当予以刑事拘留,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诉法规定刑事拘留的期限在一般情况下最多是37天。如果超过37天仍还不能批准逮捕的,应当解除强制措施。对于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和执行的刑事拘留,拘留的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