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应当由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的,在一定期限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工伤认定过时限的,无法再认定工伤了。但是如果存在侵权人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侵权人请求人身损害赔偿。如果没有侵权人的,可以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在职工拿到工伤认定书以后,应当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认伤残等级,之后根据鉴定的等级要求社保经办机构赔偿。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的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
职工发生工伤,相关维权程序繁多,程序复杂。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因工受伤时进行有效保护,并建立了一套相关成熟和健全的职工工伤保障体系。但许多劳动者法律意识单薄,并不熟知这些规定。在此,律师告知广大工伤职工,在发生工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照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工伤赔偿纠纷处理首先需要将受伤员工送往医院治疗,接着由员工或其家属、用人单位申请工伤事故认定,接着完成工伤事故鉴定确认工伤等级,在确认好伤残等级后按照等级赔偿标准计算赔偿金额,然后申报工伤保险理赔,如果当事人就工伤事
如果工伤认定时效已经经过,但没有超过民事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人身损害赔偿。职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超过工伤认定时效的职工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赔偿。
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 1、准备好申请书、劳动关系证明、诊断书等有关的材料; 2、以书面的形式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申请; 3、接受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并作出是否是工伤的结论。
工伤认定都不来,用人单位的处理是:在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员工在公司受伤后,对不予认定工伤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如果工伤认定书被误签的,需要重新签名或盖章。在工伤认定书拿到以后,单位或者职工应当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鉴定的等级要求社保经办机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