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犯罪后被判缓刑的人不羁押。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
盗墓的嫌疑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对其适用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事先通谋的,为共犯;事先没有通谋的,涉嫌窝藏罪。 2,《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
正常情况下退赃不是由法院判决的,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本身就有退赃的义务,公安机关在侦查诈骗案件的过程中会调查赃款的去向,一般责令嫌疑人主动退赔,嫌疑人没有主动退赔的,公安机关有义务对赃款进行追缴。
在满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判缓刑。比如犯罪情节轻微,法院对构成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判处的刑罚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有悔罪的表现,犯罪分子是孕妇、未成年等。
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不仅是诈骗罪,在任何刑事案件中,只要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财产损失,受害人就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但是,刑事诉讼程序已经终结的话,只能另行提起民事
不知情、没获利,不会构成帮信罪。但是,对于经监管部门告知后 仍然实施有关行为的;接到举报后不履行法定管理职责的;交易价格或者方式明显异常的;提供专门用于违法犯罪的程序、工具或者其他技术支持、帮助的;频繁采用隐蔽上网、加密通信、销毁数据等措施
遗弃罪是指,肩负着扶养义务的行为人,拒绝扶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是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并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涉嫌构成遗弃罪的判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遗弃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三点区别,具体如下: 1、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是在刑事诉讼中被刑事追诉的人,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嫌疑人只存在于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而被告人则既存在于公诉案件也存在于自诉案件,并且都是存在于审判阶段。 2、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