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9
如果因工负伤,并被认定为工伤,首先应当确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核算赔偿数额,再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先到医院就医,在就医的同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县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如果伤情不是很严重,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相关赔偿事宜。 3.协商不成后,应及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以依法
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在工作中,或者去工作途中发生事故伤害后,工人应该向单位说明情况,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等待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来后,再申请工伤鉴定,等报告书出来后,向单位索要赔偿款。如果
职工因工受伤,先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公司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公司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
认定为工伤后,若用人单位为工伤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可以持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证明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若未购买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
农民工受伤后追索工伤赔偿的方式为:用人单位将农民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的维权程序极其复杂,并且周期特别长,首先工伤职工在保障伤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应及时搜集劳动关系的证据,工伤伤情诊疗的证据、和工伤事故发生事实的证据,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和依据,如果已备齐上述材料,律师建议工伤职工可通
工伤索赔程序是: 1、工伤报告程序; 2、工伤认定程序; 3、工伤鉴定程序; 4、协商赔偿程序; 5、劳动仲裁程序; 6、法院审理程序; 7、执行程序; 8、申诉程序。
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第三,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
工伤索赔可以先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确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计算赔偿金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当地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维护其合法权益。 工伤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先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工伤后,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劳动能力等级核算赔偿数额,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单位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因工伤亡后,家属这样索赔: 1、首先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申请的,家属进行申请; 2、获得工伤认定书之后,依法申请工伤保险待遇; 3、获得批准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