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效力优先。继承开始后,如果有遗嘱,且遗嘱是合法有效的,按照遗嘱约定的方法分配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是法定继承人的,只能在遗嘱之后继承剩余部分的遗产,所以遗嘱是可以优先于法定继承的。
法定继承规则如下: 1、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 2、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另有规定的除外。 遗产法定继承是指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
在遗嘱人死亡之后,如果不具有导致其失效的情形,遗嘱生效之后是一直有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
遗产继承顺序法律规定有: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继承;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如果没有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由法定继承人继承;如果无人继承的,归国家、集体所有。
有抚养关系的继女能够继承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
继承法规定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继承法》于2021年1月1日失效,其相关内容在《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有体现: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
1.遗嘱继承效力最高,在没有遗嘱情况下才适用法定继承。2.法定继承是指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按被继承人生前所立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其遗产所进行的继承。3.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1)所谓危急情况,一般是指遗嘱人生命垂危、在战争中或者发生意外灾害,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相关顺序: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继承的法定顺序:有遗赠扶养协议的,遗赠扶养协议优先;没有协议的,看:否有遗嘱,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既没有协议,也没有遗嘱的,就按照法定继承。
《民法典》规定继子女若是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则应当享有法定继承权,同时,继子女也对继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继承顺序第一顺位是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
代写的遗嘱生效的要件具体是: 1、遗嘱可以体现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口头遗嘱不违反法律规定; 3、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4、遗嘱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遗嘱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可以依照民法典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