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根据行政法及其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是从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的角度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五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以许可的范围为标准,分为一般许可和特殊许可。
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
1、行政许可办理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20+10),多出的时间由本机关批准。 2、统 一、联合或集中办理最长不超过60日(45+15),单位一多自然时间翻倍,自然由统一上级即政府批准。 3、在行政许可中,凡是会不利于行对相对人的情况,都应及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行政许可一般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二)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三)被委托的行政机关
行政许可的设定: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法律的形式设定行政许可。 2、国务院可以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1、法定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2、公开、公平、公正原
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机关的法律规定: 1、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实施; 3、行政机关可依法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但委托机关应将受委托行政机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工作日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 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后,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政府和政府所属部门都属于行政机关,但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够实施行政许可。只有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才有权实施行政许可, 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具有管理公共事
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
行政许可的期限是三十天。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行政许可的设定渊源相比较行政处罚的设定渊源,要求更高,原因在于行政许可的临时性设定中最低要求省级政府规章设定,市级政府没有设定行政许可的权限; 但是行政处罚的设定之中可以由省级政府、设区的市级政府、部门规章来设定,所以相比较而言,行政许可的
这个一般是地方性法规或一些部门规章或文件才有的东西,很难细化,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