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仲裁程序有: (1)申请和受理; (2)仲裁庭的组成。仲裁机构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员会直接仲裁,而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实现的,这个组织称为仲裁庭; (3)开庭和裁决。
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后,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50天之内可以作出仲裁裁决;如果案情复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65天之内作出仲裁裁决。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申请;立案;通知;答辩;审查;裁决;执行。
一般情况下开庭之后十五天内。依据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自受理案件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若开庭后时间距四十五日期限不足十五天的,还会提前作出裁决。
仲裁开庭后出裁决书的情况如下: 1、劳动仲裁经庭审后调解未果,依法做出的法律文书叫劳动仲裁裁决书,不是判决书,劳动仲裁开庭后一般45天内能拿到裁决书; 2、劳动仲裁审理期限为45日,案情复杂经劳动仲裁委主任批准的,可以延长15日; 3、若劳
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对于双方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纠纷所进行的裁决。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主要仲裁请求办卡:单位应签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要求其支付双倍工资;确认劳动关系;要求单位支付解除、终止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双倍赔偿金;支付延时工作、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费;办理档案和社会报险转移手续;支付拖欠的劳动报
劳动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条件: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劳动仲裁案件的开庭程序如下: 1、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2、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申诉、申辩权利和义务; 3、进行审理并依据审理的内容进行宣判。
仲裁开庭的主要程序如下: 1、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 2、开庭仲裁,由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宣布开庭; 3、开庭调查; 4、举证、质证、当事人辩论; 5、调解,裁决。 一、仲裁所需的材料如下: 1、
仲裁又称公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
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劳动仲裁庭可裁决先予执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且案件类型是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