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诈骗罪是属于刑法管辖的范围,属于公诉案件。犯了诈骗罪的,会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移交给检察院来提起公诉,受害人并没有提起公诉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且提供一定的线索和证据。公安机关会马上展开调查,满足起诉条件后,会把案件
有用的。受害人的谅解很重要,属于直接影响到对罪犯的判罪量刑的一个方面,说明犯罪的社会后果和影响小了。由于该案犯能主动自首,认罪态度好,积极退还赃款,并得到受害人谅解,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起诉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 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写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另还需写明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被害人自愿的情况下,当然是可以写谅解书的,但是,出具谅解书也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法律风险,因为诈骗罪是公诉案件,即使谅解了,一旦对方报案,公安机关还是要刑事追诉的。
诈骗罪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立案。公安机关受理诈骗案件后,经审查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认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立案进行侦查。公安机关会将立案结果通知报案人。
诈骗罪的量刑:犯本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三种情形都会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
诈骗罪中谅解书不是很重要,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
有用。得到被害人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其中,符合《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可能会被免于起诉:第五条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诈骗罪取保可以在立案后立即办理,但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如果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形的是可以取保候审的。申请取保候审要满足以下条件:如果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
诈骗罪的认定,依照法律规定的诈骗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诈骗退赃不影响定罪,但对量刑有影响。如果家属退脏,诈骗罪在侦查阶段,积极退赃是属于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罚。如果在判刑后退赃,是不会对量刑有任何帮助的。 《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
行为人犯诈骗罪,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是有用的。犯罪嫌疑人获得被害人谅解的,法院在量刑判刑时会宽大处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