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1
老人再婚何其艰难!而影响再婚和离婚的因素中,财产问题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财产问题困扰老年人再婚 中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7%,老年人口则以3.2%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有1.2亿老年人,单是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就有4500万,而且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构成上述关系的赡养、抚养义务人,应依法承担赡养或抚养责任,若被赡养人或抚养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赡养或抚养义务人应承担的赡养或抚养费按以下方法计算: (一)赡养费的计
关于老年人犯罪免死法律的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因此,只有在审判时是年满七十五周岁,且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老年人犯罪的才可以免死,除此之外的老人犯罪的,根据其实施犯罪的种类来决
对于意定监护的办理好么首先要选定监护人,然后就与监护人进行协商从而签订监护的协议,再者就可以直接到公证处进行公证,从而增强协议的效力,最后就可以在被监护人丧失行为能力的时候就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老年人也是可以有监护人的,但必须是在没有任何民事能力的情况下或者是生了重病才有,如果具有民事能力,身体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只能说是对于老年人的赡养不能说是监护。
辩护人的需要注意的主要有: (一)辩护律师和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 (二)辩护人接受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其接受委托的情况; (三)参加法庭审判时要遵守法庭秩序; (四)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
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在我国老年人的监护人的认定: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2.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
在我国老年人的监护人的认定: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2.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
我国规定的监护责任是相对于未成年人还有精神病人而言的,这两类主体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从事一些活动是需要监护人一起参与完成的,如果老年病人丧失思维记忆,或因脑梗导致的丧失行为能力,或得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等等,
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其父母,只有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姐姐才能按照法律规定担任监护人。此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依法成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