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执行异议失败的,异议人应当先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若是复议被驳回的,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不能未经复议直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不同意见。
对方提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如果法院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的执行异议申请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执行异议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要求人民法院撤
执行异议是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执行程序开始后,如果案外人(执行程序以外的人)认为所执行的标的自己有全部或部分的请求权,或认为执行可能影响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目的在于保护案件人的合
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予以罚款: (1)有关单位拒绝或者妨碍取证的; (2)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冻结或者划拨存款的;
被执行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被执行人可以与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达成和解协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申请恢复执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
对强制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执行的法院书面提出。法院对执行异议的处理如下: 1、若是理由成立的,人民法院会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 2、若是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处理方式为,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遗嘱执行异议的处理:对遗嘱执行存在异议的,可以先由各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遗嘱的执行是指遗嘱生效以后,由特定的人按照遗嘱的内容将遗嘱付诸实施的行为及程序。遗嘱自遗嘱人死亡之日起开始执行。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
被执行人对强制执行有异议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会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