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3
医疗事故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方式。医患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明确规定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必须是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认可
行政复议之后的十五日内可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的,则该起诉期限从当事人收到决定书之日算起;如果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的,则从复议期满之日算起。
医疗事故鉴定后能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赔偿权利人有权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当事人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医疗事故的维权方式有: 一、医患双方平等协商处理; 二、当事人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 三、调解不成,或者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诉讼; 四、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民事诉讼。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可以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申请组织鉴定,根据鉴定结
医疗事故赔偿步骤: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第二步,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第三步,根据《条例》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第四步,计算赔偿总额。计算公式为:赔偿总额述11项所加总额×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的赔偿比例。
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起诉等方式,要求事故部门进行医疗事故索赔。首先如果中小型医疗机构存在明显的过错,对构成医疗事故无争议时,那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让医疗行政部门调解。不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鉴定
先委托医患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卫生行政部门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的委托;受理: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步骤一: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步骤二: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步骤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具体分
判断医疗事故主要从其构成要件进行判断。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
医疗事故纠纷鉴定的申请程序包括:医患双方委托的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鉴定和法院指定的鉴定。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并达成共识,通过医疗事故认定,确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构成何种程度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根据《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