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合同中的违约金约定时要注意:一般情况下,违约金的标准应与一方违约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数额相当。违约金约定过高(超过损失金额的30%),人民法院可在一方请求下调低违约金。
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对方违约了,可以向违约方主张赔偿损失。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
合同违约金不一定有支付利息。如果已经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一般不会既支付违约金,又支付违约金利息。除非对方没有依约定按时支付违约金,才应该支付违约金的利息,利息需要按照全国银行间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
合同约定100%违约金是有效的。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该规定赋予了当事人协商约定违约条
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仍然可以要求。 即使双方没有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但是一方违约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应当按照违约方实际造成的损失支付违约金。但是合同的违约金一般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百分之三十。
合同违约金的约定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我国违约金的性质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为基调,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
合同中必须要约定违约金。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和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而且如果与实际损失相比,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金额过高,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
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减少违约金。相关法律规定了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增加或减少违约金的具体情形。合同中应该明确约定违约行为导致的实际损失的范围和数量。确保约定违约金不会明显超过上述实际损失的30%。根据相关法律规
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不可以主张违约金,但是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具有预定性和确定性的特点,是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的,没有约定的,不能主张违约金。
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当事人可以就违约金事项制定补充协议,当事人也可以直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
合同当事人一般是可以经协商一致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只要违约金数额不超过造成的损失30%,既可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