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1
企业股权转让可以公证,但公证不是必须要做的。如果存在下列情况的公证可以防范一些风险: 1、转让双方对有关事项存疑时; 2、当事人一方不到亲自到场签约委托他人代办时; 3、双方认为有必要公证时; 4、立据公证为其他用途时。
股权转让协议不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股权转让协议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有效。股权转让协议并不是办理公证之后才会生效。
股权转让协议违反情形有: 1、欺诈胁迫手段订立; 2、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 3、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公共利益; 5、违反公序良俗、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情形。
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的前提: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示公平的; 3、因欺诈而订立的; 4、因胁迫而订立的; 5、因乘人之危而订立的。
不可以强制执行股权转让协议。需要起诉后获得胜诉判决,对方没有履行时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可以互相转让股权。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以背书方式转让。
股权转让协议有效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2)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4)其他法定生效条件等。 签订股权转让合同的注意事项有: 1、查明出让方是否为股权所有人,了
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风险及管控有: 1、股东资格丧失的风险,受让方一般可通过事先核查出让方股东资格的相关证明进行管控; 2、转让主体资格限制的风险,转让时,双方可通过细读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公司章程,确认限制条件,避免主体不适格情况; 3、股权转
股权转让协议纠纷起诉管辖法院确定的方式: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审判原则应把握好处理股权转让纠纷与坚持商法理念的关系,优先适用商法规则,民法规则补充适用。
股权转让协议的基本条款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转让的价格、股权款的支付时间以及方式等。股权的对外的转让,若是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股东,并经过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
依法成立的股权转让意向协议有法律效力,但是意向书通常不具有和合同一样的法律效力。需注意如果意向书已经具备了一份合同的主要条款,而且当事人没有明确排除其约束力,且一方已经开始履行了该意向书所载明的部分义务,对方也接受了,虽然此时没有订立合同,
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情形包括: 1、协议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股权转让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股权转让协议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股权转让协议有效期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开始到股权转让协议结束。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
应当将未经审批机构批准的股权转让协议视为已成立、未生效的行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 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