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9
民间借贷15.4%以内的合法,超过15.4%的部分不合法,属于高利贷。借贷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利息,但超出4倍的LPR的利息的,法院不支持。2021年5月20日公布的一年期LPR是3.85%,四倍是15.4%。
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目前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执行。该利率直接影响因素为贷款的时间,根据规定,如个人贷款一年以上,包括本数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执行,即使法定利率做出调整,也不影响并不会对合同利率分段计息。如果个人贷款在一年以上,那么就
不同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能有所不同,也可能一致,具体的信息可以到银行咨询。 以央行为例: 短期贷款:6个月(含),贷款利率为4.35个月至一年(含),贷款利率为4.35 中长期贷款:一年至三年(含)贷款利率为4.75年至五年,贷款利率为4.75
高利贷是违法。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只是利息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但不构成犯罪: 1、放高利贷是违法的; 2、借款人不需要支付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利息,也不受法律保护; 3、根据有关规定,我们普遍认为利率高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是
放高利贷不合法。《民法典》从上位法的高度来禁止高利贷放款行为。我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层面明确禁止高利贷行为,也表明了国家对高利贷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利息的数额应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但是民间借贷约定
高利贷是不合法的,目前我国只保护不超过银行利率4倍以内的民间借贷关系。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 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一般情况下,
高利贷违法,法律禁止高利贷。如果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就属于高利贷,是非法利息,法律不予保护;未超过的,则属于合法的利息,受法律保护。
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构成犯罪。但是高利贷是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并且法律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如果在放高利贷的过程中有触犯刑法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高利贷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1、借贷利率超过法律规定的“同期银行同类
高利贷不合法。民间借贷的利息约定过高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不能偿还属于高利贷的部分,债权人提出的还款请求不受法律保护,但本金和合理利息必须偿还。我国法律明确禁止高利贷,即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双
高利贷是违法的。 高利贷是指放贷人向贷款人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放贷人在放贷期间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再以高利转贷给他人,以违法的手段获得高额的利息,就构成了高利贷转罪。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所以
高利贷是否违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看,具体如下: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高利贷构成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以贷款为目的,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构成高利贷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欺诈手段非法集资,构成集资欺诈罪;高利贷容易导致非法拘禁、绑架、伤害、欺诈等刑
已经偿还的借款利息如果高于法定最高民间借贷利率的可以追回,法律规定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否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