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2
侵犯发明专利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商标专用权以及不正当竞争的侵权行为人,一般应赔偿被侵权人人民币1万元至30万元。 2、侵犯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侵权行为人应赔偿被侵权人人民币5000元至15万元。 3、以正常许可使用费2至3倍的金额作为损
对商标侵权行为处罚的规定如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
对于商标侵权赔偿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
商标侵权赔偿,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不过目前法定赔偿额上限为500万元。商标侵权赔偿原则上是按照权利人所受损失确定的,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能够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商标侵权刑事立案标准为:假冒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切侵害他人注册商标权益的行为,都是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权人给商标权利人造成损失的,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
商标权不能对抗在先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在先著作权属于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
机关法人不可以为商标权主体。商标权主体必须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机关法人一般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但另有规定的除外。
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商标权人有如下权利: 1、专用权,即商标具有独占性,是一种绝对排他的支配权; 2、处分权,商标权人可以依法转让、出卖其专有的商标权; 3、许可权,商标权人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公司的名字被核准之后,公司就享有了名称权,如果别人和他的商标同名了是不构成侵权的。侵权的构成要件一共有四个,任何一个行为只要符合这四个要件就构成侵权,行为人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