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0
法定国家赔偿的期限是两年。法律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如果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则不算。
国家赔偿后可以追偿的对象有故意实施加害行为或对加害行为的发生有重大过失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工作人员。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程序: (1)首先,提起国家赔偿的请求人为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2)要求赔偿应当先向
1、两者的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家是赔偿责任的承担者,但具体的赔偿义务由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履行;民事赔偿的主体是民事主体,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是一致的。 2、两种赔偿发生的基础不同。国家赔偿发生在国家权力的动作过程中,由国家
国家赔偿法生效前的案件可能不会得到赔偿,《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不溯及既往。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依照以前的有关规定处理。
国家赔偿法死亡赔偿金规定有以下内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赔偿公民: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身体伤害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康复费、抚养费、扶养费、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
国家赔偿原则是: 1、惩罚性原则。指赔偿额度标准,对侵害主体应具有惩罚性。侵权主体除向受害人补足其实际损失的费用外,还应支付额外的费用,这种额外的费用,实际上已超出了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带有惩罚的性质。 2、补偿性原则。指赔偿额,以能够弥补受
国家赔偿原则是: 1、惩罚性原则。指赔偿额度标准,对侵害主体应具有惩罚性。 侵权主体除向受害人补足其实际损失的费用外,还应支付额外的费用,这种额外的费用,实际上已超出了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带有惩罚的性质。 2、补偿性原则。指赔偿额,以能够弥补
国家赔偿法赔偿方式主要是支付赔偿金,另外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都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消除影响,不属于赔偿方式,属于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
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就是具体履行国家赔偿义务的组织,它代表国家接受国家赔偿请求,参加国家赔偿程序,支付赔偿费用。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本法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对于受侵害当事人作出的国家赔偿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计算费用: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