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材料齐全、证据可靠的,应在30日内做出是否工伤的决定。用人单位应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个月内申请工伤鉴定,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
伤残鉴定有劳动能力鉴定、交通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等。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不同等级的伤残可以领取的补偿金标准不同。
申请评残后如果交了申请的话一般一个月内可以做出鉴定。一般的伤残鉴定,要尽快的收集资料,比如劳动合同、身份证、诊断证明及工伤鉴定申请表等,向当地劳动局提出工伤鉴定申请。劳动局要在六十天内出具工伤鉴定结果。
申请工伤鉴定之后六十日内能出结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受理申请后应在六十日内做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三十日。
工伤鉴定的结果一般会在60日内出;但申请工伤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会在15日内出;而当事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鉴定结论自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的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伤残鉴定时间要求: 1、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或者停工留薪期满的,提出申请; 2、满足条件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当场受理;材料不完整的,5日内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后受理; 3、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
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
刑事案件一审最长在16个月内结案,二审最长在4个月内结案,具体根据案情决定、法律未作强制性规定。刑事案件需经公安调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法院审理三个阶段;公安调查阶段一般不超7个月;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不超3个月;法院审理阶段一般不超6个月。
轻伤鉴定超过多久不能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规定了要在24小时内出具伤情鉴定委托书,被委托鉴定机关在七日内给出鉴定意见。对伤情比较复杂,不具备即时进行鉴定条件的,应当在受委托之日起7日内提出鉴定意见并出具鉴定文书。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三十日。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一级到十级。
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能做伤残鉴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车祸一般十五天结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