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0
认定抗税罪的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 4、主观
认定抗税罪既遂后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本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负有纳税义务而故意抗拒缴纳税款,并且通过使用暴力、威胁
认定抗税罪的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和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
抗税罪(刑法第202条),是指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个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抗税罪与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拒缴错征税款的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税务工作人员轻微伤以上的;(二)以给税务工作人员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财产等造成损害为威胁,抗拒缴纳税款的;(三)聚众抗拒缴纳
抗税罪的认定应当从其构成要件中掌握。1、犯罪对象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即不仅破坏了国家税收监督管理,阻碍了税务机关依法征税,而且侵犯了依法执行税务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客观
抗税罪的构成要件:(一)抗税罪客体要件抗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其犯罪对象,包
逃税罪和抗税罪有下面几点区别: 首先,主体上不同,抗税罪只能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而逃税罪的主体既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了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其次,逃税罪和抗税罪在客观表现上也不同,逃税罪表现为用伪造、变造、藏匿、擅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抗税罪指的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故意违反国家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公开抵制、对抗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抗税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本罪侵犯的客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