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6
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仲裁员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他。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自觉履行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其他。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劳动仲裁应遵循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
(一)双方当事人自行或委托工会、律师等他人进行协商解决。 (二)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地区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外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向所在区县的外地劳动力劳务纠纷调解委
发生劳动争议,在案件审理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用人单位举证的情况,主要是: 1、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的决定通知等;
这些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1、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等。
一、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 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确定相应的
劳动争议仲裁员需要以下这些条件: (一)曾任审判员的; (二)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三)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 (四)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劳动争议的管辖权: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案件有: 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而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发生的争议;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发
该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以追究相对人的责任: 1、协商,合同当事人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 3、不愿调解的,双方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
1、一般是按照诉讼标的额的大小来计算。涉及财产类的收费,一般是一万元以下,收取1000元-2000元,超过一万元不到十万元的部分,按照5%-6%计算;超过十万不到一百万的部分,按照4%-5%计算。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代理费,即便是官司输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申请仲裁是因为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劳务关系中一般不会发生工伤,如果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工作而受伤的,则由接受劳务的一方与提供的一方根据各自的过错来承担责任。侵权责任人要支付医疗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合理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