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则,除非经审判证明有罪确定,犯罪嫌疑人是无罪的。涉案嫌疑人可能会被公安司法机关调查,自己
嫌疑人不认罪,如果有证据证明其犯罪行为的也能判刑。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下列情形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律师限制会见的三种情形: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2、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 3、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
公安包庇犯罪嫌疑人是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嫌疑人在逃将依法逮捕。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
下列情形应当予以逮捕: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第一种情况就是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第二种,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第三种,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第四种,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第五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第六种,其他法律规定
帮助脱逃罪按照我们国家的窝藏包庇罪来进行处罚,也就是根据《刑法》310条的规定,对此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这主要指的就是帮助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分子逃脱,比如说逃离监狱的。
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区别: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起诉阶段,被怀疑犯有某种罪行,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罪犯是在有罪判决生效之后开始服刑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在经法院审判定罪之前只是有犯罪的嫌疑,决非罪犯。
肇事逃逸酒驾嫌疑有: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涉嫌酒后无证驾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 3、虽然行为人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未报案,无故离开医院; 4、行为人虽然将伤者送往医
网络犯罪证明嫌疑人由公安机关使用监视器监测网络,进行IP定位。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机关为查明案情收集犯罪证据材料、证实和抓获犯罪嫌疑人、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可以依法采取的一系列专门调查手段和强制性措施,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
持刀伤人很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刑法中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