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3
故意杀人处死刑的情况如下: 1、出于赚钱、奸淫、嫁给他人等动机; 2、杀害亲属、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特定对象,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杀人; 3、杀人,造成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属精神障碍等严重后果; 4、民愤,群众强烈要求。
故意杀人罪是可以判死刑的。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如果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犯此罪的,不适用死刑。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罪,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生命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无论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无论杀人行为处
故意杀人罪有死刑的刑罚,但实际量刑需要根据情节判定。一般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的情况有: 1、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 2、多次故意杀人的,此处多次,指2次及以上; 3、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等情况。
相约自杀一般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相约自杀一般是没有单独自杀的勇气于是双方在约定的时间地方自杀,双方各自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自杀过程中,一方在对方承诺情况下帮助另一方自杀或一方以相约自杀为名欺骗另一方自杀的则涉嫌故意杀人罪。 生命是不能承
故意杀人争取减刑的方式是:通过立功或重大立功进行争取。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
未成年故意杀人的,如果已满十四周岁的,应负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下列情况故意杀人不会判死刑: 1.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 2.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 3.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
15周岁到18周岁的,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上刑事责任,我国还没有判过未成年人死刑。15岁故意杀人,实践中判罚应该会在10年左右。
故意杀人罪一般的判刑标准: 1、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如果属于犯罪情节严重情形的,则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根据被告人的主观恶性、杀人手段、犯罪后果、社会评价来综合考量。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