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工伤休假期间的工资问题,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是属于停工留薪期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是对于特殊情形的,是可
休假工资主要按照如下情况计算: 1、法定节假日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2、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
企业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应该由企业支付,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放。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产假工资高于劳动者可享受的生育津贴数额时,用人单位无需再将领取的生育津贴支付给劳动者。
孕妇休产假工资有以下两种方式计算: 1、如果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工资,按照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如果已经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这也就是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根据各地规定对原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三种:正常上班期间加班费之外的工资;受伤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受伤前十二个月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
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的突发性意外损伤。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有效保障了工伤职工伤情治疗和恢复期间,也就是停工留薪期期间的工资权益。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
女职工流产假,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停发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
女职工产假工资的计算方式为:一般不从单位领工资,享受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国企员工婚假一般有3天。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劳动者结婚时给予的假期,并由用人单位如数支付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精神抚慰,体现了政府对劳动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对其权益的保护,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休假期间,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休假工资按照原来的工资待遇计算。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
孕妇休产假工资有以下两种方式计算: 1、如果没有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工资,按照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如果已经参加生育保险,那么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这也就是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