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未成年抢劫未遂,满足以下情况的,可以判缓刑: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由于主体是未成年,且属于未遂,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满足缓刑的量刑条件。
抢劫罪是没有数额要求的,不管抢劫多少钱,公安机关都应当立案。抢劫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有实施抢劫的行为,无论其是否取得财物,均构成抢劫罪,应当立案追诉。
初次抢劫有可能会从轻处罚,但至少也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抢劫罪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
一般情况下,抢劫未遂的最低能够判处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结合抢劫罪的量刑具体计算的话最低可以判处一年六个月,如果罪犯还存在自首等从宽情节的,还可能减少其刑罚。
未成年抢劫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未成年抢劫如果符合缓刑适用的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即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抢劫罪,如果该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将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该未成年人年满十四周岁,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存在入户抢劫、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等加重情形的,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抢劫未遂能在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构成抢劫罪的判刑为,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则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年犯抢劫罪,如果未成年已满十四周岁的,应当在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等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量刑范围内对其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不满十四周岁的,不予处罚,但责令其父母
我国刑法中,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因抢劫时不满十四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的,依法可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故探讨范围限于已满十四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