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9
合同诈骗罪主体的认定如下: 1、法人或者单位法定代表人以法人或者单位名义实施合同诈骗,犯罪非法所得属于法人或者单位的,属于单位合同诈骗; 2、法人或者单位组织内的自然人在职务范围内以法人或者单位名义实施的合同欺诈,犯罪非法所得属于法人或者单
集资诈骗罪数额认定标准如下: 1、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2、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以下要件的,就认定构成集资诈骗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
借款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一定无效。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自然无效。担保合同旨在明确担保权人和担保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主合同无效从合同也无效。合同的主要特点是其附属性,即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和生效为前提。 主合同与合同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1、主合同不能成立,合同不能有效成立; 2、主合同转让,从合同中也不能单独存在; 3、主合同被宣告无效或撤销
非银行、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贷款人的民间借款合同是无效合同;民间借款合同的主体是自然人的,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存在瑕疵的,则该民间借款合同的效力也存在瑕疵。如自然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如果得到其监护人的追认,则该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否则该
下列情况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 1、借款合同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 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3、借款合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侵犯第三人合法权益;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
构成诈骗的借款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诈骗属于违法行为,所以构成诈骗的借款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集资诈骗罪认定和处理如下: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方式非法集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
借款合同无效的判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 2、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借款合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借款合同无效。
下列借款合同是无效的: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未经过其代理人追认的借款合同。 二、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图的情况下签订的借款合同。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集资诈骗罪同案犯的认定:必须二人以上参与犯罪、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
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一方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转贷的;使用以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而转贷的;明知对方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而借款的;以及借贷行为违法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