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有: 1、债务已经履行的; 2、债务相互抵销的; 3、合同解除的; 4、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的; 5、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的; 6、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
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效力是合同权利义务消灭、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后果是: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合同终止而消灭、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合同解除后
以下情形下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定情形: 1、清偿; 2、合同解除; 3、债务互相抵销; 4、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混同; 7、法定终止或者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债务相互抵销; (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五)债权人免除债务; (六)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七)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
合同终止后的附随义务有必须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附随义务。合同的主体都必须遵守公平平等原则,不能恶意损害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权益。
合同终止后的义务包括通知的义务;协助的义务;保密的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有关的事务。保密指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合同约定不得泄露的事项。
合同终止后的义务,通常有以下几方面: 1、通知的义务合同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比如,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的,应当通知债权人标的物提存的地点和领取方式。 2、协助的义务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与合同有关
合同为有期限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永久存在,具备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某些情形时,合同关系在客观将不复存在,合同债权和合同债务归于消灭,此即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权利、义务终止: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一人; (7)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