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医疗事故处理: 一、家属提出医疗事故争议; 二、家属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三、接到医疗事故鉴定书后,根据鉴定结果,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赔偿,也可以申请卫生局调解、或者申请由法院判赔。
医疗事故处理可以有三种方式: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三是通过诉讼解决。这三种方式的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并行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即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再次是经人民法院受理解决。
对于医疗纠纷进行处理的程序包括封存病例,协商或者提起诉讼等。《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的,可以推定其有过错。
发生了医疗纠纷之后可以按照以下程序处理: 1、和解:当事人与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并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诉讼: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时,有三条解决途径可供选择: 一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二是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遇到医疗纠纷后,医务人员不要感到害怕,而是应该将该纠纷立刻上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上报医院监察部门,监察部门上报医院负责人,医院负责人调查情况后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会对这一纠纷作出指示和处理。
第一,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医患双方可以进行协商调解,达成协议,纠纷处理结束。 第二,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医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请求进行医学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协调双方承担相应责任。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处理结束。 第三,
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及家属可以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另外,有医疗纠纷的可以先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赔偿问题,也可以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纠纷问题,还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纠纷。
医疗纠纷通过和解(协商解决)的方法最好,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
医务人员遇到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安抚当事人的情绪,然后将这一事件立刻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如果造成了重大医疗事故,负责人应该在12小时内将事情上报给卫生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