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3
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
如果交通事故的赔偿纠纷超出调解日期的,当事人可以上法院起诉。赔偿纠纷未经调解或者当事人逾期仍没有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及时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来解决。
交通事故中对方若在昏迷状态未苏醒的,应当在其苏醒之后由当事人对其按照责任的大小进行相应的人身损害赔偿。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相关法规,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款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但单位承担监护人的除外。未成年人骑电动车是非常危险的交通违法行为,监护人有明显的失误。据规定,未满16周岁严禁骑电
交通事故如果是对方赔不起,可以将对方和保险公司起诉到人民法院。在经过审理,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并且判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当对方名下有财产时,就会被强制执行。如果是己方赔不起,可以在对方起诉前进行协商。如果己方车辆
1、向 112指挥中心报警,112指挥中心接警后,通知值班民警。 2、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初步了解案情。 3、确认是否为道路交通事故。 4、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 5、作出事故认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 6、宣布责任认定,
事后也可以报警处理,但是交管部门要核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未带驾驶证开车出事故的,一次记1分,并且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所以,未随身携带驾驶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处罚。对未随身携带驾驶证的处理如下:无论驾驶人行驶中违法与
1、发生交通事故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2、写出肇事详细经过的书面材料; 3、造成财产损失的由公安机关作出车辆、物品损失评估; 4、造成人员伤残的、由公安机关指定车主或主要肇事责任人预付伤者医疗费用、并出具伤势鉴定证明和医疗费用初步
出了交通事故处理的方法: 1、马上将启动的车停下来; 2、将三角警示牌按照规定摆放到正确的位置; 3、当出现受伤人员时,先观察伤者情况; 4、然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 5、及时报警并通知其他有关部门。
交通事故中若找不到肇事者,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该案件进行侦查并对肇事责任人进行追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