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下称“小额案件”);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
终局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案件审理终结时对当事人提交的全部实体争议所作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或因执行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
劳动仲裁裁决双方签收时间不同一般是以单位领取之日去计算生效时间;如果对裁决有服的话,那么就会由劳动者签收的时间为准,这就要看实际的情况,劳动仲裁也是属于解除劳动纠纷的一种方式。一般是以单位领取之日去计算生效时间的,如果起诉那么就以签收的时间
为敦促当事人及时地行使权利,各国仲裁法中均对撤销申请的提起设置了时间限制。例如1985年《联合国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34条规定,当事人应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1998年德
正常情况下不超过45天,除非劳动争议案件的案情非常复杂,审理时间才有可能会向后延长15天,对于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的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庭是可以先行作出裁决的。劳动仲裁裁决书不能上诉,有争议的可以向法
1、劳动保障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
裁决书在送达的时候,不一定双方同一天送达。 如果双方都没有起诉到法院。生效时间为自收到之日起第十六日。收件那天算第一天。 比如申请人是7月1日收到,在7月15日前可以起诉到法院,7月16日就生效了。
合同纠纷仲裁的时间为三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当事人针对合同纠纷申请仲裁解决的,仲裁的时效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而言,根据我国民法典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的时效为3年。 总而言之,虽然当事人对于合同纠纷选
仲裁的地点如下:仲裁的法律所在地,即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点,也就是说仲裁需要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进行,这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概念。仲裁地指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地,而仲裁机构所在地指的就是仲裁机构所在的地方。商务合同的仲裁地与仲裁机构所在地是一样的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为管辖,这两个之间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可以是由合同履行地,也可以是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