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5
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主体不适格的合同无效; 2、意思表示虚假的合同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或者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融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形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行为人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情形有: 1、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 3、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4、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借款合同被认定无效的有以下情形: 1、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合同无效; 2、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取得的资金转贷的合同无效; 3、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 4、法律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借贷合同;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借
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情形具体有: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行为; 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房屋买卖均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签订合同,他们不能独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否则,属无效合同。
下列情形下,可认定融资租赁合同为无效合同: 1.即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融资租赁合同;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融资租赁合同; 3.以及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融资租赁合同等情形。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1、买卖合同双方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买卖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 3、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公序良俗。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口头约定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胁迫的合同;欺诈的合同;乘人之危的合同;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无保障的劳动合同;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合同内容违法法律法规的规定、违法社会公序良俗;行为人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相对人的合法利益;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
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具体如下: 一、债权转让须有有效的合同存在。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根本前提。 二、转让的债权须有可让与性。 有四种合同权利不得转让。 第一类是依债权性质不得转让的,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以特定身份关系为继承
无形资产的种类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由于没有物质实体,于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社会无形资产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
无形资产不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