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诈骗罪是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危害国家的经
没有网络诈骗罪这个罪名,应该说网络只是诈骗的方式和工具,现在我国暂时没有对这样的网络犯罪单独立法。诈骗罪的起刑点一般是2000元构成犯罪的一般处3年以下尤其徒刑拘役也可能视情节处罚金和没收个人财产。
诈骗罪是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 经济犯罪,是指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直接危害国家的经
经济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刑法在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经济诈骗罪具体量刑可以参照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
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如下:个人合同诈骗,数额不满5000元的,单处罚金刑;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的,为拘役刑;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2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个人合同诈骗数额满3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有期徒刑三年。
符合主体、客体、主观、客观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
满足以下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然人实施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是没有死刑判决的。仅仅有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没收财产。另外,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无期徒刑。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经济诈骗最严重刑罚为无期徒刑。诈骗罪的定义是,以非法占有作为目的,以虚构的事实或者是隐瞒了真相的方法,来骗取数额比较大的公私财物的一种违法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只要是诈骗的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经济犯罪并非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具体罪名,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种类罪。经济犯罪可以分为单位经济犯罪以及个人经济犯罪,在定罪条件和量刑标准不同。具体包括货币类犯罪、危害金融机构管理秩序犯罪、危害信贷管理秩序犯罪以及危害期
有价证券诈骗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行为人犯此罪,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展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子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的,数额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