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2
销售侵权商品一般不能免责。但如果能证明不知道其销售的商品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或者能证明该商品的合法来源并说明提供者的,是可以免责的。同时,商品销售者应当规范进货渠道,从正规的供货商处进货,并对其产品进行必要的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
1、若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2、若销售明知道是注册假冒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具备下列要件即可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客体要件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3、客观要件即销售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4、主观要件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目的。
商标侵权产品的销售商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否则也需要承担商标侵权的责任。
确定销售商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若销售商不知道其销售的是商标侵权产品,并且该产品来源合法,同时销售商在事后说明提供者,根据该法条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由于其情节不同、主观态
商标侵权的产品销售商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卖方不知道自己销售的是商标侵权产品,产品来源合法,卖方事后说明供应商,不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要件是: 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2、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3、客体是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和他人的著作权及著作权有关的效益; 4、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商标权的侵权行为这样认定: 1、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商标权的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认定是商标侵权的,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构成要件: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 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
如何认定商标侵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被诉侵权的标识和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近似。使用的商品是否和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相同或类似;另一方面是,被诉侵权的行为是否是商标性使用行为。商标性使用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商标侵权:一是造成损害后果或即将发生损害后果,即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已经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可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的减少或者商标信誉降低等。二是行为违法性,即行为人未经许可,也没有其他